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★★,开年以来,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加快形成★★,科技创新★★★、绿色发展等领域融资需求不断上升。另外,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,1月末普惠小微贷款★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同比分别增长12.7%和11★★★.4%,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★★★。
据悉,★★“一起益企★★”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将广泛宣贯各地区各部门惠企政策,运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★★,基于企业画像精准推送涉企政策信息★,推动出台更多普惠性针对性政策举措,及时帮助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。同时★★★,积极打造消费场景★★★,推动中小企业拓展市场、融入大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★★。
“适度宽松”的货币政策还意味着合理的货币供应量。1月末★,广义货币(M2)余额318.52万亿元,同比增长7%,增速基本稳定;狭义货币(M1)余额112★★★.45万亿元,同比增长0★★★.4%,M2与M1的“剪刀差”明显收窄,折射出经济向好态势。
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开年首月,我国新增贷款超5万亿元,增长数据亮眼;社融规模增量为7★★★.06万亿元★★★,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……14日,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1月主要金融数据展现诸多亮点★,释放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强信号★★。
数据显示★★,1月企(事)业单位贷款增加4.78万亿元★★,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3.46万亿元,占比超七成。
与此同时,企业贷款特别是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较多,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资金支持。
开年即“开跑”,不少项目年初就开工建设。为满足年初集中的资金需求★,金融机构早谋划★、早部署★、早发力。★“在年初加力扩围实施‘两新’政策的支持下,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尽早启动的劲头很足★★,带动基础设施贷款较快增长★。”一家国有大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。
从具体区域分布看,长三角地区★★“GDP万亿城市★”数量最多,共有上海★★、苏州、南京等9城★。珠三角地区有深圳★、广州、佛山★、东莞等4城★。
六城去年经济增速超6%。从经济增速看,2024年★★★,GDP超万亿元的城市中,有21城经济增速高于或等于全国GDP增速(5%)★★。其中,有7座城市去年经济增速高于或等于6%★★。
以GDP增速全国领先的泉州为例,近些年★★★,工业成为拉动泉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★★。泉州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★★,2024年★★,泉州市九大千亿级产业中★,八大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★★★。其中,在国潮泉州★“焕新消费·焕新智造★”系列活动带动下,鞋业增加值增长16.1%★★,机械装备产业增加值增长12.8%,建材家居增加值增长11%。
记者14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财政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通知★,部署开展2025年“一起益企★★★”中小企业服务行动,服务行动将贯穿2025年全年,重点从政策惠企、环境活企、创新强企、人才兴企、法律护企等五个方面开展,并于6月组织开展“中小企业服务月”活动。
“未来,各‘万亿城市’应继续打造更加便利★★、高效★、透明的营商环境,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,加强教育、医疗、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,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城市服务。★★”盘和林说。
《报告》预计,2025年,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037★.3EFLOPS,较2024年增长43%;中国人工智能算力市场规模将达到259亿美元,较2024年增长36.2%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★★★,重庆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,将实施以★★★“33618”现代制造业集群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行动,在打造新质生产力动力源上实现突破★。重点推动“4个集聚成势★★★”★★★,即促进优势主导产业、新兴产业未来产业、传统产业★★★“智改数转绿色化”★、现代服务业4个集聚成势,做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“硬支撑”。
专家认为★,去年实施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仍在显现,★★★“适度宽松”的货币政策延续对实体经济较强的支持力度★★★,将对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发挥积极作用。
聚焦产业创新促增长★★★。迈入2025年,“GDP万亿城市”将如何继续发力促增长?记者梳理发现,多地把着力打造优势产业作为发展重点。
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继续保持在较快水平,一方面得益于贷款较快增长★★★,另一方面政府债券发行推进形成了重要支撑。数据显示,1月政府债券净融资6933亿元★★★,同比多3986亿元★★★。
再看经济总量。2024年的“GDP万亿城市”名单中,上海市位居榜首,去年其GDP达53926.71亿元★,同比增长5%。北京市位列其后★★,GDP达49843★★★.1亿元。深圳、重庆、广州位于GDP超3万亿元队列★,苏州★、成都、杭州★★★、武汉位于GDP超2万亿元队列。
开年以来★★,金融对经济的强力支撑直接反映在金融数据上★。中国人民银行2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1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5★.13万亿元,同比多增2100亿元;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.06万亿元,同比多增5833亿元。
中国人民银行多次公开强调,将进一步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,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★,提升银行自主理性定价能力,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下降。
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,1月新发放企业贷款(本外币)加权平均利率约3.4%,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★★★;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(本外币)加权平均利率约3.1%,比上年同期低约80个基点★★。
“相较去年同期的高基数,今年1月新增贷款还略高一些,为年初经济平稳开局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★★★。”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,开年以来★★,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,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,体现出★★★“适度宽松”的货币政策基调。
具体看★,泉州去年GDP增速最高★★★,达6.5%;南通GDP增速位列其后,为6.2%;福州★★、合肥、常州、烟台4座城市去年GDP增速为6.1%★;苏州为6%。
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表示,金融机构围绕科技金融、绿色金融、普惠金融、养老金融、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发力,金融“活水”更精准、更灵活,流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、薄弱环节。
1月份,我国住户贷款增加4438亿元★,这主要得益于住户中长期贷款增长。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★★★,1月份个人住房贷款新增2447亿元,同比多增1519亿元,折射出居民住房贷款需求企稳回升。
自2025年1月份起,中国人民银行启用新修订的M1统计口径,有两项流动性强的金融工具——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,被纳入新统计口径。记者了解到,此举能有效缓解企业—居民活期存款★★“跷跷板★★”效应,减少春节前集中发放工资等特殊情况对数据统计的影响。
“今年1月★,我行个人住房贷款发放量、发放笔数均同比增长超30%。”一家农商行相关人士说。
这些“GDP万亿城市”为何经济增速能领跑全国?盘和林分析,产业优势是重要原因。“这些城市在各自的优势产业上发展迅速,比如泉州有发达的纺织鞋服产业,南通有建筑和船舶产业,福州的电子信息产业、合肥的科创产业等★,在全国范围内都发展领先。”盘和林说★。同时,这些城市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,通过加大研发投入、建设创新平台、优化创新环境等举措★★★,有效提升了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。
还有城市提出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,赋能各行业高质量发展。比如,《北京市推动★★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计划(2024—2025年)》提出,通过组织重大项目攻关、资源供需匹配和特色场景示范,显著增强大模型自主创新能力,推动形成标准化★、规模化、跨界协同的应用落地路径,加快实现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。
新晋一座★“万亿之城★★★”★★★。“GDP万亿城市”是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增长极★★★。根据各地发布的数据,2024年,全国共有27座城市GDP超过1万亿元,分别为上海、北京、深圳、重庆、广州、苏州、成都、杭州、武汉、南京、宁波、天津★★★、青岛★★、无锡★★★、长沙★、郑州、福州、济南★★、合肥、佛山、西安、泉州、南通、东莞、常州★★★、烟台和唐山。值得注意的是,2024年★,河北唐山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3.9亿元★。至此★★★,唐山成为河北省首座“万亿之城”★,也是全国第27个“万亿之城”★。
比如★★,苏州明确将全面实施“苏州智造十大行动★”,构建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,全力打造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★“智造之城”★,力争到2026年,打造4个万亿级产业★,培育15个超千亿级产业,推动规上工业产值达5万亿元★★。
图为1月7日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域城镇山东博科真空科技有限公司★★★,工人在操作数控机床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,将加强部门协同★、上下联动,组织各类服务资源、服务力量深入企业、园区、集群。
日前,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★★。报告明确表示,下阶段★★,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★★★,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。更好把握存量与增量的关系,注重盘活存量金融资源★★,提高资金使用效率。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,持续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,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、促进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★★。
近日★★★,全国多地公布2024年“经济成绩单”,共27座城市去年地区生产总值(GDP)超过1万亿元。受访专家表示★,2024年★★“GDP万亿城市”经济增长离不开优势产业、创新驱动等因素带动。接下来,在巩固现有产业发展的同时,应继续强化创新引领,持续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★★。
“GDP万亿城市”有啥经济亮点?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向本报记者分析★★★,这些城市普遍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庞大的产业规模★★,其产业涵盖高端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★、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,形成了多元化的经济结构。“这些城市重视创新驱动,拥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,能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;同时★,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,便于资源要素的集聚和流通★,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。”盘和林说。
春节假期,居民旅游出行需求较旺★,春节档票房收入明显增长★★,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火热开展……在业内人士看来★,持续释放的居民消费潜力,将进一步激发有效消费信贷需求。
值得一提的是★,“一起益企★★★”中小企业服务行动还将针对中小企业组织开展管理诊断、质量诊断、节能诊断★★、中试验证、检验检测和专精特新赋能等服务,开发推广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“小快轻准”数字化产品、服务和解决方案,搭建多渠道对接平台,助力中小企业人才引进和用工保障等。
人民日报北京2月16日电国际数据公司(IDC)与浪潮信息日前联合发布《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》★。《报告》显示,2024年,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★★★.3百亿亿次/秒(EFLOPS),同比增长74.1%,增幅是同期通用算力增幅(20★.6%)的3倍以上★★★;市场规模为190亿美元,同比增长86.9%★★★。
年初,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作用下,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交易持续回暖,房地产市场呈现积极变化★★★。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,1月1日至27日,全国30城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4%,20城二手商品住宅成交套数同比增长19%。